本站检索
    首页 > 信息上报系统 > 市辖单位 > 统计局

上半年七台河市经济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时间:2018-07-30    来源:市统计局 打印

  

  年初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二季度全市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全年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增幅居全省第1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04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1亿元,同比增长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4.1亿元,同比增长4.9%。上半年经济增速创2013年以来季度(年度)核算最高增幅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良好。种植业克服春旱以及6月份以来高温少雨天气影响,目前作物长势接近常年。今年全市总播种面积277.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46.1万亩(玉米183.4万亩、大豆30万亩、水稻30.8万亩、马铃薯0.4万亩、杂粮杂豆1.5万亩),一类苗占94.7%、二类苗占4.8%、三类苗占0.8%。经济作物及其它作物31万亩。粮经结构比例为88.8:11.2。

  畜牧业受生产周期、价格因素和棚户改造影响,总量出现下滑趋势。全市肉牛存栏3.58万头,出栏1.45万头,同比分别下降14.4%和17.7%;生猪存栏19.85万头,出栏16.04万头,同比分别下降15.6%和6.2%;肉羊存栏14.33万只,出栏6.71万只,同比下降16.4%和6.9%;家禽存栏288.67万只,出栏361.06万只,同比分别下降18.9%和增长1.4%。肉、蛋、奶产量为2.26万吨、5050吨和1236吨,同比下降6.4%、7.9%、2.2%。

  (二)工业生产保持两位数增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3.0个百分点,实现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增幅高于全省9.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四煤城第1位。

  主要工业产品中除家具产量下降外,其余产品均实现增长。洗精煤增长5.1%,焦炭增长36.6%,发电量增长10.2%,精甲醇增长13.9%,煤气增长16.5%。家具下降12.0%。

  涉煤行业全面增长。上半年,全市涉煤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4.7%,占规模工业95.4%,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焦、化行业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炼焦业增长34.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增长25.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7%,燃气生产和供应增长220.2%。

  非煤行业负增长8.6%。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8.4%和水的生产和供应增长13.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负增长24.6%,专用设备制造业负增长35.7%(矿山机械下降39.1%,农用机械增长59.3%)食品加工及制造业负增长42.1%(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家具制造业负增长15.3%。

  煤与非煤同步增长,煤炭开采洗选业增长7.1%,非煤行业增长22.0%,其中焦化电气增长26.8%,其他非煤负增长8.6%。

  地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1%,占规模上工业的53.9%,比一季度提高了4.0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上工业增长13.8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其中,新兴区、桃山区、茄子河区和勃利县分别增长28.0%、35.7%、35.3%和30.2%;经济开发区和金沙新区分别下降45.0%和51.0%。中省企业负增长0.4%,拉动规模上工业负增长0.7个百分点;其中七矿公司下降-2.9%,拉动规模上工业下降1.2个百分点,其他中省企业增长7.8%,拉动规模上工业增长0.5个百分点。

  (三)工业质量效益持续改善。地方企业是盈利主体。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1亿元,增长13.5 %,利润总额6.3亿元,增长43.2 %。其中,地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1亿元,增长24.5%;地方企业利润总额4.1亿元,占规模上工业的65.1%,同比增加2.8亿元,增长2.2倍。

  工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资产负债率65.2%,处于正常区间,同比降低3.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下降1.5%,利润率上升1.4%。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同比减少4.3天。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89.7元,同比增加8.2元;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为45.6万元,同比增加10.3万元。

  煤化产业优化成效显著。全市炼焦、化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3.5%,占规模上工业的比重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31.8%,占规模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1.6%;实现利润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1.7倍,占规模上工业利润总额55.6%。

  (四)固定资产投资下滑较大。截止6月末已开复工入库项目29个,其中新开工12个,同比分别增加6个和4个。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4.5亿元,同比负增长17.1%,增幅居全省第12位(大兴安岭-55.5%和绥化-5.1%)。

  基础设施投资实现高增长,同比增长65.4%。主要是调水、供热、桥梁道路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设施建设。

  工业项目是投资主体,占总投资7成以上。上半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占全部投资额76.5%,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占工业投资90%。工业项目71%是民间投资,81.7%是非煤项目投资。

  房地开发投资大幅度下降,商品销售实现增长。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6389万元,同比下降71.7%,商品房销售面积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7%,其中住宅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5%,商品房销售额1.98亿元,同比负增长6.9%,其中商品房住宅销售额1.49亿元,同比增长28.5%。

  (五)内外经贸稳定发展。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住宿业和餐饮业同比分别增长7.3%和8.0%网络消费热度不减,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8.6%。1-6月进出口总额完成194.0万美元,同比负增长23.3%。其中,出口完成105.4万美元,负增长36.7%  。

  (六)各类市场活力明显增强。居民消费。1-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 %,涨幅同比扩大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全省最高。八大类商品同步上涨。其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3%,衣着上涨9.4%,居住上涨6.2%,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4%,交通和通信上涨0.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5%,医疗保健上涨3.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4.6%。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1%,涨幅比上月回升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

  工业品市场。1-6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4.98%,涨幅比1-5月份回升1.18个百分点,比回落38.42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开采冼选上涨0.08%,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上涨3.48%,炼焦业同比上涨16.2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上涨7.85%,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上涨5.46%,电力生产和供应上涨1.41%。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1.1%涨幅比上月回升6.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3.7%

  金融市场。截止6月末,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4.22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14.8亿元,同比增长7.3%。贷款余额237.88亿元,同比增长-3.85%。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83.31亿元,同比增长-3.15%。

  (七)财税收入实现快速增长。1-6月全市实现税收收入22.51亿元,同比增加5.97亿元,增长36.1%。在税收收入中第二产业15.6亿元,占全部税收69.3%,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增长43.1%,其中工业税收完成14.56亿元,占全部税收64.7%,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增长42.0%(涉煤税收13.16亿元,占全部税收58.5%);第三产业6.89亿元,占全部税收30.6%,同比增长22.6%。

  1-6月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实现11.12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税收收入9.97亿元 ,同比增长37.8%;非税收入1.15亿元,同比下降41.4%。一般公共财政支出42.91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民生支出32.41亿元,同比增长0.1%,占一般公共支出的75.5%。

  (八)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0元,同比增长6.7%增幅居全省第6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38元,同比增长7.8%增幅居全省7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3比缩小0.03

  九)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前6个月,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7%。 截至6月末,我市累计新就业4403人,完成年任务的55.0%;新增就业3394,完成年任务的56.6%;失业人员再就业2495人,完成年任务的62.4%;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75人,完成年任务的57.5%。

  就业规模扩大,工资水平增长较快。6月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数达8.83万人,比同期增加1388人,比上季度增加6859人。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同比提高了1.8个百分点。其中,交通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卫生和社会工作是就业人员数量同比增速居前的行业。上半年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9.6%,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四上企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15.1%,同比提高了8.5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在“放管服”改革和“双创”政策促进下,民营经济增长迅速,是拉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初步统计,上半年非公经济增加值64.8亿元(经省反馈),同比增长8.0%,对经济贡献率达64.2%,拉动经济增长4.2个百分点,占经济总量比重61.0%,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非公有从业人员16.6万人,同比增加705人。

  (十)宏观经济质量显著提高。经济增长动力再次转换。工业替换服务业再次成为拉动GDP增长的第一主力。第一产业贡献率为4.8%,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55.1%,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实现贡献率为56.7%,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40.1%,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

  GDP对财税贡献率持续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0.5%,同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全部税收收入22.51亿元,占GDP比重21.2%,同比分别提高了4.1个百分点。

  主要经济指标匹配程度良好。1-6月,全社会用电量13.61亿度,同比增长16.9%。其中,全行业用电量11.8亿度,同比增长19.2%。其中工业用电10.57亿度,增长18.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增长115.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户电增长34.2%,批发和零售业用电增长32.6%,住宿和餐饮业用电增长47.4%,房地产业用电增长25.7%。居民用电量1.81亿度,同比增长3.5%。铁路发运量小幅回落。1-6月,铁路发送吨数498.7万吨,同比下降4.5%,降幅比前5个月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发送煤炭317万吨,同比下降5.0%;发送焦炭131.6万吨,同比下降5.0%,粮食发送41.4万吨,同比增长15.6%。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年初以来,我市经济实现经济运行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支撑经济稳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积累,但是,经济持续增长基础不稳固,发展后劲不足,具体表现在工业生产和投资建设方面。

  工业生产方面:涉煤行业煤源紧张。从我市目前的产业结构看,煤源紧张将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一个长期因素。上半年,地方焦炭企业生产焦炭169万吨,约需要原煤491万吨,同期地方规模以上煤炭产量为89万吨,缺口402万吨。全市来看,规上企业原煤入洗880万吨,原煤产量500万吨,缺口380万吨。下半年,如果全省15万吨以下小煤矿关闭,必将严重影响我市原煤供应,进而导致洗煤企业大范围停产,焦化企业成本大幅上升。

  非涉煤行业增长乏力。我市8个主要非涉煤行业大类中,6个行业大幅下降,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28.2%、食品制造业-10.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94.8%、家具制造业-15.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4.6%、专用设备制造业-35.7%,2个行业增长,分别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8.4%、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9%。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一是从入库的项目看,项目少,规模小,建设进程慢。截止6月末,全市施工项目29个,结转亿元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109.69亿元,剩余工程量26.54亿元,今年上半年完成4.52亿元;新开工入库亿元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30.68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5.29亿元。从结转项目和新开工项目进度看只完成17%。二是从项目落地情况,相关要件办理慢,导致中瑯、天兆等一批已开工建设的项目无法入库,无法纳入正规统计。

  三、下一步经济走势及建议

  上半年我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抓住市场发展机遇,出台“黄金十条”等相关政策,政策效应在我市逐步显现。三季度受煤矿关停的影响,我市经济有可能出现小幅下滑趋势,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除投资完成目标存在一定难度外,其他指标具备完成全年目标现实基础。

  一是做好企业生产服务工作,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做好煤源的协调工作,保证供给。对已投产未达效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要素保障服务能力抓好用电保障、铁路运输、融资服务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进一步抓好停产企业复产工作。1-6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一直停产企业15户,6月份当月停产企业24户。加快项目论证和落地项目相关手续办理,使项目建设合法化。

  二是推动产业项目建设早日投产达效,实现增量扩张。进一步好全市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尤其是对经济增长有较大拉动作用产业项目,科学调度施工,全方位服务,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达隆鹏公司费托合成20万吨清洁能源项目、勃盛公司1830尿素合成氨项目、宝泰隆30万吨稳定氢烃、100吨石墨烯项目、金晖食品方便米饭食品产业。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夯实转型发展基础。大力宣传我市优惠政策,加快招商引资,做强做大煤化工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等“六大产业”在做好现有在建煤化工大项目推动保障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在延伸产业链、补齐产业链、扩散产业链上下功夫,把“化尾”的文章做足、做细、做高端。食品产业按照多次加工、梯次增值、吃干榨净的原则,积极谋划延长食品和农产品制造业链条,向水稻、玉米、冻干蔬菜、猪肉、禽类制品精深加工方向延伸,重点发展绿色食品、保健食品、速冻食品、休闲食品及调味品、酒类、饮料系列产品。努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作者:孙琚   张立伟)

      

相关信息
省统计局领导赴七台河市调研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市统计局扎实推进规下服务业工作开展与落实
一季度规上服务业企业各行业运行态势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说明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报送排行
七台河市人民政府主办 七台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备案序号:黑ICP备05000408号
七台河市政务经济信息中心技术支持 黑公网安备 23090302000001号
地址: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大同街45号 网站标识码:2309000001